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陈氏注解伤…

麻黄附子甘草汤

陈德懋
陈德懋

麻黄  附子  甘草

上三味,先煮麻黄一两沸,去上沫,内诸药煮,去渣温服,日三服。

(病如上条,二三日无吐利、里寒等证,只仍脉沉发热,是寒在表,腠理郁闭不解,亦以温经散寒,取微似汗,不可过汗,故以甘草易细辛缓解之。)

(汪琥曰:上条反发热脉沉,此亦反发热脉沉,上条言始得之为急,此言得之二三日为缓,病势稍缓,治法亦变缓。)

(按此二条,与太阳篇发热头痛脉沉用四逆者同一证,彼以不差,则期过二三日可知,病已入里,虽尚有太阳头痛,直以少阴法律之。此少阴病在初得二三日,虽无头痛证,不容竟作少阴治之,故仍兼太阳之法以律之,一出一入,不啻爰书,假令前篇得之一二日,后二条过三四日不差,则四逆之与麻黄附子易地皆然。)

少阴病,脉微,不可发汗,亡阳故也。阳已虚,尺脉弱涩者,复不可下之。

(此少阴汗下之总戒也。脉微者阳气虚,阳气虚而汗之,则阳必外亡,故虽发热不可汗也。既已阳虚,若又尺脉弱涩者,阴血亦不充,虽有可下之证,亦不可下,恐阴脱也,其当亟行温补又可知矣。)

病人脉阴阳俱紧,反汗出者,亡阳也。此属少阴,法当咽痛而复吐利。

(脉阴阳俱紧,太阳伤寒脉也。太阳应发热无汗,今无热而反汗出者,此属少阴也。阴经当无汗而反汗出者,少阴之阳外亡也,少阴脉循喉咙,阳外亡则阴寒独盛,阴寒上逼,则咽痛而吐,下逼则下利也,法当温经,宜附子汤加桔梗、赤石脂可也。)

少阴病,脉紧,至七八日自下利,脉暴微,手足反温,脉紧反去者,为欲解也。虽烦,下利,必自愈。

(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也。前条脉紧汗出者,乃少阴虚寒证也。今脉紧无汗,手足寒,乃少阴实寒证也。至七八日而自下利,脉紧去而暴微,若手足厥冷,则寒极阴降而阳脱矣,今下利而手足反温,是紧去为实寒解,阳气未复,所以虽烦、下利必自愈矣。)

少阴病,得之一二日,口中和,其背恶寒者,当灸之,附子汤主之。

专题:陈氏注解伤寒论
来源:《陈氏注解伤寒论》
上一章:桂枝汤
下一章:附子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