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陈氏注解伤…

吴茱萸汤

陈德懋
陈德懋

吴茱萸  人参  生姜  大枣

上四味,以水煮,温服,日三服。

(此少阴兼厥阴病,吐利、手足厥冷、烦燥,少阴、厥阴同有之证。若只少阴病,为阳气竭绝矣。今吐利、厥冷虽属少阴,然厥冷而未四逆,烦多而燥少,此木挟肾邪上逆,直逼中土,阳明失职,故吐利厥冷,非阴盛格阳,乃阴盛郁阳,故烦燥欲死,主以吴茱萸之辛温,降阴气之上逆而达木郁,人参姜枣,甘温培中土,升其垂绝之生气,则土得温而水寒却矣。)

少阴病,吐利,躁烦,四逆者,死。

(由吐得而躁烦,阴阳离绝而扰乱也,加之四逆,阳其绝矣。此承上条互明其义,以明可治不可治也。吐利厥逆躁烦皆同一,治以吴茱萸汤,一曰死者何也)

夫前条手足厥冷者,为冷不过肘膝,微阳未绝也,此条四逆者,四肢逆冷,独阴不化也。前条烦躁者,言自烦而躁,阴邪盛而郁阳,是阳犹内争也,此条躁烦者,言自躁而烦,是阴极而阳不能存,扰乱不宁也。前条木挟肾邪以干土,此条土阳先败而肾阴人并入,中气立断,故主死也。)

少阴病,恶寒,身踡而利,手足厥(逆)冷者,不治。

(此互详上条不治之义也。恶寒、身踡卧,少阴症也,加之下利,手足厥冷,是独阴无阳,纵用四逆等法,恐亦难回阳矣。)

少阴病,四逆,恶寒而身踡,脉不至,不烦而躁者,死。

(此总承上条以明不治之证也。诸阴互见而脉复不至,生阳之气已绝。不烦而躁者,阳绝,故不烦;无阳则阴无以附,故躁,躁则消亡也。早知通阳者,宁有此乎)

少阴病,下利。若利自止,恶寒而踡卧,手足温者,可治。

(利止手足温,有阴退阳复之机,虽恶寒身踡,可用温经散寒法救之。)

少阴病,下利止而头眩,时时自冒者,死。

(前条下利止为可治者,以手足温,有阴退阳复之机,故可治。此下利止而死者,以头眩时冒,为阴尽于下,阳脱于上也,可见阳回利止则生,阳脱利止亦死也。)

少阴病,恶寒而踡,时自烦,欲去衣被者,可治。

(恶寒而踡,本乎阴寒,时自烦欲去衣被,其阳扰乱之象,然阳尚未外亡,故曰可治。然必微烦即止,神气不乱,手足微温,脉来沉微不绝,方为可治。设见燥闷扰攘,手足逆冷,脉悬绝,或躁急,或散大无伦者,皆死也。)

少阴病六七日,息高者,死。

(息高者,气不能归内气海,仅呼吸于上焦至高之分,是元气离根上脱,故死。)

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。

(少阴水也,呕吐下利者,寒水泛滥,反侮土也。趺阳土也,少阴负于趺阳,土胜水,所谓亢则害,承乃制也。且脉得胃气则生也,此消息病情之奥也。)

病人身大热,反欲得衣者,热在皮肤,寒在骨髓也;身大寒,反不欲近衣者,寒在皮肤,热在骨髓也。

(皮肤骨髓,以表里言。身大热反欲得衣,内真寒外假热也;身大寒反不欲近衣,内真热外假寒也,此当与少阴、厥阴论中表热里寒,里热表寒,脉滑而厥,恶寒不欲近衣,口燥咽干等条参看。)

专题:陈氏注解伤寒论
来源:《陈氏注解伤寒论》
上一章:桂枝汤
下一章:少阴下篇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