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陈氏注解伤…

少阴下篇

陈德懋
陈德懋

少阴病,脉细沉数,病为在里,不可发汗。

(脉细沉数,乃热邪传少阴之经,数为热,沉为在里,发汗则增燥热而动经血,故戒不可发汗,非若前条脉只沉细不数,反发热,无里证者,可微发汗者也。)

少阴病,但厥无汗,而强发之,必动其血。未知从何道出,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者,是名下厥上竭,为难治。

(此申明不可发汗之义也。以脉细沉数,里伏阳邪之少阴无汗而厥者,热深结也。热深结在里,不可发汗,若强发汗,则结热为阳药煽扬,势必火焰上炎,激其少阴经血,沸腾而上,从诸阳窍而出,是名下厥上竭,谓热从下逆厥,而逼血从上越竭也,故难治。)

少阴病,咳而下利,谵语者,被火劫故也。小便必难,以强责少阴汗也。

(咳而下利者,少阴水饮证也,水饮上攻则咳,下攻则利,若寒饮宜真武汤温之,热饮宜猪苓汤利之。乃医不出此,而以火气蒸灼取汗,汗出则津涸,故小便难,津涸则胃燥,故谵语也,欲救此者,白虎、猪苓汤可也。)

(按前条发汗动经血,此但小便难、谵语者,以劫法从外较之以药从内发者有间矣。又饮本湿热,非燥热也,湿热劫汗,津去不过燥作,燥热发汗,则真熬真阴,而热血奔腾矣。)

少阴病,下利六七日,咳而呕,渴,心烦不得眠者,猪苓汤主之。

(魏荔彤曰:咳而咽不痛,渴而口不干,则知热虽为传经而入之热,惟有水饮相混,故热势不能甚肆其猛烈,虽上冲为咳呕,而不致咽痛、阻隔正津为口渴,而不致干燥,兼以心烦不得眠,于少阴但欲寐阴证中见阳证,岂非传经之热兼水饮乎)

热兼水饮,宜猪苓汤清热利水,饮热证皆可愈矣。)

少阴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泻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

专题:陈氏注解伤寒论
来源:《陈氏注解伤寒论》
上一章:桂枝汤
下一章:四逆散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