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陈氏注解伤…

乌梅丸

陈德懋
陈德懋

乌梅  细辛  干姜  黄连  当归  附子  蜀椒  黄蘖  人参  桂枝

上十味,异捣筛,合治之。以苦酒渍乌梅一宿,去核、蒸之熟,捣成泥,和药令相得,内臼中,与蜜,杵二千下,丸如梧桐子大,先食饮服十丸,日三服,稍加至二十丸。禁生冷、滑物、臭食等。

(此详厥阴寒化之证治也。脉微而厥,阳气衰微也。凡藏厥、蛔厥皆由阳气衰微。若肤冷其人燥无暂安时者,此为藏厥。盖其人肾藏之真阳素衰,阴气亢盛,真阳浮动,与阴相争,所以发燥不得暂安,此阳气败坏之机也,宜附子、四逆、吴茱萸等汤酌而用之。若病者本静,而间有烦时,须臾复止,得食而呕又烦者,此为蛔厥,非藏厥也。盖病始本阳邪,固发汗吐下太过,或寒饮蓄积,胃阳顿衰,厥阴阳邪侵之,寒热混淆于其中,蛔上入膈,顷而生烦,非无暂安时之燥也,故其人当自吐蛔,主以乌梅丸。是方寒热互用,酸苦辛甘并施,能解阴阳错杂之邪也。又主久利者,亦以其调其寒热,酸收辛通之义也。)

(程应旄曰:脉微而厥,纯阴之象征于脉矣。七八日肤冷,无阳之象征于形矣。阴极则发燥无暂安时,此是少阴藏厥,为不治之证,厥阴中无此也。至于吐蛔,为厥阴本证,则蛔厥可与阴阳不相顺接者连类而明之也。用乌梅丸,名曰安蛔,实是安胃,并主久利。见阴阳不相顺接,厥而下利之证,皆可以此方括之也。)

伤寒六七日,脉微,手足厥冷,烦躁,灸厥阴。厥不还者,死。

(此申言藏厥之重证也。脉微而厥,躁而加烦,较之无暂安时为更甚,乃藏中之真阳浮越欲脱,神志为之扰乱也。投附子、吴茱萸等汤不及济,惟灸厥穴道以通阳,灸之若厥不还,则阳不回可知矣,故死。厥阴穴,足太冲与毛际处。)

病人手足厥冷,脉乍紧者,邪结在胸中,心下满而烦,饥不能食者,病在胸中,当须吐之,宜瓜蒂散。

(脉乍紧者,倏忽紧劲也,非若藏厥之脉微,心下满而烦,饥不能食。又非若蚘厥之吐蚘,盖紧为寒实,寒饮实邪结于胸中,胸中阳气郁遏,不能达于四末,手足为之厥冷也。胃之上脘为之填塞,是以心下满而烦,饥不能食也,故用瓜蒂散,涌其寒饮实邪而出之,则满消烦止,能食厥回矣。)

病者手足厥冷,言我不结胸,小腹满,按之痛者,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。

(不结胸,则病不在胸中矣,小腹满,按之痛。病者手足厥冷,其为肾阳衰微,阴寒实邪下结于膀胱关元明矣。当用温用灸可也。关元在脐下三寸,为阴极之位,是三阴任脉之会,膀胱之所居也。)

(论言少腹满、按之痛、小便自利者,是血结膀胱证;小便不利者,是水者膀胱证;手足热,小便赤涩者,是热结膀胱证;手足冷,小便白而数,是冷结膀胱证。)

下利脉沉而迟,其人面小(少)赤,身有微热,下利清谷者,必郁冒汗出而解,病人必微厥,所以然者,其面戴阳,下虚故也。

(脉沉而迟,下利清谷,里阴寒也;身有微热,表阳邪也;面小赤,戴阳也。戴阳为下虚,谓下焦之真阳不足,不能托散阳邪,怫郁而不能解也,所以手足必微厥。若用温药回阳胜阴,其人必然头目郁然昏冒、汗出而解也。郁冒汗出者,里阳复而与阴争,阴寒散而营卫和,自然汗出,内外皆愈矣。)

下利清谷,里寒外热,汗出而厥者,通脉四逆汤主之。

(此与上条互详其义也。上条下虚戴阳于上,此条里寒格阳于外也。上条身热微厥无汗,为阳虚而表邪不化,此条身热而厥汗出,为阴内阳外而不能回。主以通脉四逆者,复阳胜阴,通阴阳以救表里也。)

(吴人驹曰:有协热下利者,亦完谷不化,乃邪热不杀谷,其别在脉之阴阳虚实之不同也。)

呕而脉弱,小便复利,身有微热,见厥者难治,四逆汤主之。

(此又承上条而互详其义也。下利上呕,小便复利,脉弱见厥者,里寒而上见阴霾,下见虚冷也。身有微热,此为阴盛于里,上下充斥,微阳不能内存而外格,故为难治。惟以四逆汤温暖脾肾,急救元阳,而招之来复可也。)

大汗出,热不去,内拘急,四肢疼,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,四逆汤主之。

(大汗出而热去不恶寒者,表邪解也,今汗既大出而热不去,阳气越出于外也。内拘急而不舒,阳气不能温藏府也。四肢疼而不和,阳气不能温经络也。恶寒,阳气不能温腠理也。又下利厥逆,纯阴之象矣。急宜四逆汤以回阳,温行内外可也。)

(程应旄曰:此证大汗出热不去,何为不在亡阳死证之列。不知亡阳由于汗不止而阳亡,此证内拘急,四肢疼是汗已止,阳未亡而恶寒,故可得温法也。)

恶寒,脉微而复利,利止,亡血也。四逆加人参汤主之。

专题:陈氏注解伤寒论
来源:《陈氏注解伤寒论》
上一章:桂枝汤
下一章:四逆加人参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