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来苏集

大青龙汤

柯琴
柯琴

麻黄(六两)  桂枝(二两)  甘草(二两)  杏仁(四十枚)  生姜(三两)  大枣(十枚)  石膏(如鸡子大,打碎)

上七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取微似有汗。

(此即加味麻黄汤也。诸证全是麻黄,而有喘与烦躁之别,喘者,是寒郁其气,升降不得自如,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气。烦躁是热伤其气,无津不能作汗,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。然其性沉而大寒,恐内热顿除,而表邪不解,变为寒中,而协热下利,是引贼破家矣,故必倍麻黄以发汗,又倍甘草以和中,更用姜枣以调营卫,一汗而表里双解、风热两除。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,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。)  

(麻黄汤证,热全在表。桂枝证之自汗,大青龙之烦躁,皆兼里热。仲景于表剂中,便用寒药以清里。盖风为阳邪,惟烦是中风面目。自汗是烦之兆,躁是烦之征。汗出则烦得泄,故不躁,宜微酸微寒之味以和之;汗不出则烦不得泄,故躁,必甘寒大寒之品以清之。夫芍药、石膏,俱是里药。今人见仲景入表剂中,因疑而畏之,故不敢用。当用不用,以至阳明实热,班黄狂乱耳。夫青龙以发汗名其方,分大小在麻黄之多寡,而不关石膏。观小青龙之不用可知。石膏不能驱在表之风寒,独能清中宫之燔灼。观白虎汤之多用可知。世不审石膏为治烦用,竟以为发汗用。十剂云:轻可去实。岂以至坚至重之质,而能发散哉?汗多亡阳者,过在麻黄耳。用石膏以清胃火,是仲景于太阳经中,预保阳明之先着。加姜枣以培中气,又虑夫转属太阴矣。)

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、或利、或噎、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、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

(发热,是表未解,干呕而咳,是水气为患。水气者,太阳寒水之气也。太阳之化,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。其伤人也,浅者皮肉筋骨,重者害及五藏。心下有水气,是伤藏也。水气未入于胃,故干呕。咳者,水气射肺也。皮毛者,肺之合,表寒不解,寒水已留其合矣。心下之水气,又上至于肺,则肺寒,内外合邪,故咳也。水性动,其变多不可据。水气下而不上,则或渴或利;上而不下,则或噎或喘;留而不行,则小便不利,而小腹因满也。制小青龙以两解表里之邪,复立加减法,以治或然之证,此为太阳枢机之剂。)

(水气畜于心下,尚未固结,故有或为之证。若误下,则硬满而成结胸矣。)

专题:伤寒来苏集
来源:《伤寒来苏集》
上一章:桂枝汤证上
下一章:小青龙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