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来苏集

生姜泻心汤

柯琴
柯琴

生姜(四两)  人参  黄芩  甘草(各三两)  半夏(半升)  干姜  黄连(各一两)大枣(十二枚)

上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至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
(按:心下痞,是太阳之里证。太阳之上,寒气主之。中见少阴,少阴者,心也。心为阳中之太阳。必其人平日心火不足,胃中虚冷,故太阳寒水得以内侵。虚阳郁而不舒,寒邪凝而不解,寒热交争于心下,变证蜂起,君主危矣。用热而攻寒,恐不戢而自焚;用寒以胜热,恐召寇而自卫。故用干姜、芩、连之苦,入心化痞,人参、甘草之甘,泻心和胃,君以生姜,佐以半夏。倍辛甘之发散,兼苦寒之涌泄,水气有不散者乎?名曰泻心,止戈为武之意也。)

伤寒中风,医反下之。其人下利日数十行,谷不化,腹中雷鸣,心下痞硬而满,干呕,心烦不得安。医见心下痞,谓病不尽,复下之,其痞益甚。此非结热,但以胃中虚,客气上逆,故使硬也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

(上条,是汗解后水气下攻证,此条是误下后,客气上逆证,总是胃虚,而稍有分别矣。上条腹鸣下利,胃中犹寒热相半,故云不和。此腹鸣,而完谷不化,日数十行,则痞为虚痞、硬为虚硬、满为虚满也明矣。上条,因水气下趋,故不烦不满。此虚邪逆上,故心烦而满。盖当汗不汗,其人心烦,故于前方去人参,而加甘草。下利清谷,又不可攻表,故去生姜而加干姜。不曰理中,仍名泻心者,以心烦痞硬,病本于心耳。)

(伤寒中风,是病发于阳。误下热入而其人下利,故不结胸。若心下痞硬,干呕心烦,此为病发于阴矣。而复下之,故痞益甚也。)

专题:伤寒来苏集
来源:《伤寒来苏集》
上一章:桂枝汤证上
下一章:甘草泻心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