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来苏集

甘草附子汤

柯琴
柯琴

甘草(炙)  白术(各二两)  桂枝(四两)  附子(二枚,炮)

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。初服得微汗则解,能食,汗止复烦者,服五合。

太阳病,关节疼痛而烦,脉沉而细者,此名湿痹。湿痹之候,其人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但当利其小便。

(《内经》曰:风寒湿三气,合而为痹。痛者,寒气多也;烦者,阳遭阴也。夫脉浮为风,细为湿。太阳脉本浮,风湿为病,脉阴阳俱浮,而浮虚而涩。今关节烦疼,脉反沉细者,是发汗不如法,但风气去,湿流骨节为著痹也。湿气留著于身形,脾气不能上输,肺气不能下达。膀胱之液不藏,胃家之关不启,故小便不利。脾土上应,湿化不能制水,故大便反快。但利其小便,安能聚水而为患哉?风湿相搏者,当发汗,风去湿在者,当利小便,此两大法。吐下火攻,非其治矣。)

湿家之为病,一身尽疼,发热,身色如熏黄。

(凡湿不得泄,热不得越,则身黄。若伤寒发黄时,身疼已解。此湿流骨节,故不解也,须五苓以除其湿。)

湿家但头汗出,背强,欲得被覆,向火。若下之,则哕,胸满、小便不利,舌上如胎者,以丹田有热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而不能饮,口燥烦也。

(但头汗,若小便利,则不发黄。背强恶寒,尚是太阳寒湿,法当汗解。若下之,阳气扰于胸中,故满,中伤胃气,故哕,下焦虚,不能制水,故小便不利也。如舌上有胎,不是心家热,以上焦之湿不除,胸中之寒不解,惟丹田之有热不安于下焦,而上走空窍,故口燥烦而舌上胎耳。不能饮水,可见湿犹在中,又当从五苓去桂枝,易肉桂之法矣。)

湿家下之,额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死,下利不止者亦死。

(湿痹,本无死证,皆因妄治而死。火逆则惊痫瘛疭,下之则直视失溲,舌胎而哕,皆死兆也。夫额上汗出,而小便不利,是湿不得泄,故发黄。此更微喘,是水气入肺。当不能通调水道,而小便反利者,是膀胱不藏,水泉不止也。若下利不止,是仓廪不藏,门户不要也,失守者死矣。)

湿家病,身上疼痛,发热,面黄而喘,头痛、鼻塞而烦,其脉大,自能饮食,腹中和,无病,病在头中寒湿,故鼻塞,内药鼻中则愈。

(种种皆是表证。鼻塞而不鸣,脉大而不浮,不关风矣,脉不沉细,非湿痹矣。腹和不满,则非瘀热在里。重于头面,是头中寒湿可知。寒湿从鼻而入,故鼻塞,亦当从鼻而出。内药鼻中,塞因塞用法也。)

(上论湿证。)

太阳中暑者,身热疼重而恶寒,脉微弱,此以夏月伤冷水,水行皮中所致也。  

(中暑与伤寒迥殊,而亦有因于伤寒者。太阳之气,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。冬月之伤寒,伤于天之寒风;夏月之伤寒,伤于地之寒水也。脉微亡阳,脉弱发热。此身热脉虚,本是暑伤于气。而疼重恶寒,实由于寒水沐浴,留在皮肤而然,亦是伤寒所致耳。《金匮》用瓜蒂汤非是,宜五苓散、香薷饮之类。)

太阳中暑者,发热恶寒,身重而疼痛,其脉弦细芤迟。小便已,洒洒然毛耸,手足逆冷,小有劳,身即热,口开,前板齿燥。若发汗则恶寒甚,加温针,则发热甚,下之则淋。

(弦细芤迟,勿得连讲。言中暑夹寒之脉,或微弱,或弦细,或芤迟,皆是虚脉。如脉浮而紧者名曰弦,弦而细则为虚矣。脉弦而大则为芤,芤固为虚,芤而迟,更为寒矣。以此脉,而见发热恶寒身重疼痛等证,虽当炎夏,而虚寒可知。更当审其小便,小便者,寒水之气化也。寒水留在皮肤,不得下行,故小便已而洒然毛耸,其短涩可知。手足为诸阳之本,小便已而逆冷,其寒水留于四肢可知。夏行冬令,不可为非伤寒所致耳。仍以中暑名之者,以其人阴气素虚,因小有劳,身即发热,内热更炽,见其开口以出之,板齿枯燥,故知其本于中暑耳。若汗之,表阳愈虚,恶寒反甚。火攻,则阴津愈虚,发热反甚。下之,水行谷道,小便更短涩而成淋矣。此东垣补中益气,深合仲景心也。)

太阳中暑者,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。

(中暑夹寒,有不因于浴水,而因于乘凉者。或因露风,或因旷宇,或因夜气,阴寒先著于肌肤,而暑气内伤于心肺,故恶寒身热,汗出而渴也。清暑益气汤,东垣得之矣。)

(上论暑证。)

(三证皆本于伤寒,故恶寒、发热、身疼,皆与伤寒相似。痉者,脉同湿家,中暑则大同小异,三脉迥殊于伤寒。治之者,当以脉别证,更当从脉施治耳。)

专题:伤寒来苏集
来源:《伤寒来苏集》
上一章:桂枝汤证上
下一章:卷之下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