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中医古籍 » 伤寒论 » 伤寒来苏集

栀子豉汤证

柯琴
柯琴

阳明病,脉浮而紧,咽燥口苦,腹满而喘,发热汗出,不恶寒,反恶热,身重。若发汗则躁,心愦愦而谵语。若加温针,心怵惕,烦躁不得眠。若下之,则胃中空虚,客气动膈,心中懊憹。舌上胎者,栀子豉汤主之。

(脉证与阳明中风同。彼以恶寒,故名中风;此反恶热,故名阳明病。阳明主肌肉,热盛无津液以和之,则肉不和,故身重,此阳明半表里证也。邪已入腹,不在营卫之间,脉虽浮。不可为在表而发汗;脉虽紧,不可以身重而加温针;胃家初实,尚未燥硬,不可以喘满恶热而攻下。若妄汗之,则肾液虚,故躁;心液亡,故昏昧而聩聩;胃无津液,故大便躁硬而谵语也。若谬加温针,是以火济火,故心恐惧而怵惕;土水皆因火侮,故烦躁而不得眠也。阳明中风,病在气分,不可妄下。此既见胃实之证,下之亦不为过。但胃中以下而空虚,喘满、汗出、恶热、身重等证或罢,而邪之客上焦者,必不因下除,故动于膈而心中懊憹不安也。病在阳明,以妄汗为重、妄下为轻。舌上胎句,顶上四段来。不恶、反恶,皆由心生,聩聩、怵惕、懊憹之象,皆心病所致,故当以舌验之。舌为心之外候,心热之微甚,与胎之厚薄、色之浅深,为可征也。栀子豉汤主之,是总结上四段证。要知本汤是胃家初受,双解表里之方,不只为误下后立法。盖阳明初病,不全在表,不全在里,诸证皆在里之半表间,汗下温针,皆在所禁。将何以治之,惟有吐之一法,为阳明表邪之出路耳。然病在胸中,宜瓜蒂散。此已在腹中,则瓜蒂散不中与也,栀子豉汤主之。外而自汗恶热身重可除,内而喘满咽干口苦自解矣。)

(阳明之有栀豉汤,犹太阳之有桂枝汤,既可以驱邪,又可以救误,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耳。)

若渴欲饮水,口干舌燥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

(上文是阳邪自表入里,此条则自浅入深之证也。咽燥、口苦、恶热,热虽在里,尚未犯心;聩聩、怵惕、懊恼,虽入心,尚不及胃;燥渴欲饮,是热已入胃。尚未燥硬。用白虎加人参汤,泻胃火而扶元气,全不涉汗吐下三法矣。)

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

(上条根首条诸证,此条又根上文饮水来。连用五若字,见仲景设法御病之详。栀豉汤所不及者,白虎汤继之,白虎汤不及者,猪苓汤继之,此阳明起手之三法。所以然者,总为胃家惜津液,既不肯令胃燥,又不肯令水渍入胃耳。余义见猪苓汤证。)

发汗,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。若剧者,必反覆颠倒,心中懊憹,栀子豉汤主之。若少气者,栀子甘草豉汤主之。若呕者,栀子生姜豉汤主之。

(虚烦,是阳明之坏病,便从栀子汤随证治之,犹太阳坏病,多用桂枝汤加减同也。以吐易温针,以懊恼概聩聩、怵惕,可互文见意。栀豉汤,本为治烦躁设,又可以治虚烦,以此知治阳明之虚与太阳之虚不同,阳明之烦与太阳之烦有别矣。首句,虽兼汗吐下,而大意单指下后言,以阳明病多误在早下故也。反覆颠倒四字,切肖不得眠之状,为虚烦二字传神。此火性摇动,心无依著故也。心居胃上,即阳明之表。凡心病,皆阳明表邪,故制栀豉汤因而越之。盖太阳之表,当汗而不当吐;阳明之表,当吐而不当汗;太阳之里,当利小便而不当下;阳明之里,当下而不当利小便。今人但知汗为解表,不知吐亦为解表,故于仲景大法中,但知汗下,而遗其吐法耳。若少气、若呕,又从虚烦中想出。烦必伤气,加甘草以益气;虚实相搏,必欲呕,加生姜以散邪。)

发汗,若下之而烦热,胸中窒者,栀子豉汤主之。

(窒者,痞塞之谓。烦为虚烦,则热亦虚热,窒亦虚窒矣。此热伤君主,心气不足而然。栀豉治之,是益心之阳,寒亦通行之谓欤?误下后,痞不在心下而在胸中,故仍用栀豉,与太阳下后,外不解者仍用桂枝同法。盖病不变,则方不可易耳。)

下后更烦,按之心下濡者,为虚烦也,宜栀子豉汤。

(更烦,是既解而复烦也。心下软,对胸中窒而言,与心下反硬者悬殊矣。要知阳明虚烦,对胃家实热而言,是空虚之虚,不是虚弱之虚。)

阳明病,下之,其外有热,手足温,不结胸,心中懊憹,饥不能食,但头汗出者,栀子豉汤主之。

(外有热,是身热未除。手足温,尚未濈然汗出,此犹未下前证,见不当早下也。不结胸,是心下无水气,知是阳明之燥化。心中懊憹,是上焦之热不除。饥不能食,是邪热不杀谷。但头汗出而不发黄者,心火上炎,而皮肤无水气也。此指下后变证。夫病属阳明,本有可下之理。然外证未除,下之太早,胃虽不伤,而上焦火郁不达,仍与栀子豉汤吐之,心清而内外自和矣。)

伤寒五六日,大下之后,身热不去,心中结痛者,未欲解也,栀子豉汤主之。

(病发于阳而反下之,外热未除,心中结痛,虽轻于结胸,而甚于懊憹矣。结胸是水结胸胁,用陷胸汤,水郁则折之也。此乃热结心中,用栀豉汤,火郁则发之也。)

专题:伤寒来苏集
来源:《伤寒来苏集》
上一章:桂枝汤证上
下一章:栀子豉汤
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