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林昔拾 中医专题中医古籍 伤寒论检阅
伤寒论检阅
专题研究
条文
方剂
中药
病证
医案
中医古籍
伤寒论类
金匮要略类
经方论道
经方医论集
杏林昔拾 » 专题研究 » 条文 » 217.汗出谵…

伤寒论第217条

刘渡舟
刘渡舟

汗出谵语者,以有燥屎在胃中,此为风也,须下之,过经乃可下之。下之若早,语言必乱,以表虚里实故也。下之则愈,宜大承气汤。

【解析】本条论述阳明经腑同病的治疗法则。

本条有两种解释,一种意见认为:汗出为经表之邪未解,谵语为阳明里实,即“有燥屎在胃中”的反映。汗出谵语为经腑同病,故不可下之太早,须待经表之邪过经入腑而完全凝结于里方可下之。如果在经之邪不解而用下法,则表邪入里,表无邪则叫表虚,邪已入于腑则叫里实。里实则谵语更甚,故“语言必乱”。另一种意见,如《伤寒集成》把“此为风也”改为“此为实也”。这样,就可以解释为阳明里热逼迫津液外泄则汗出,阳明实热扰心则谵语,汗出、谵语均是阳明里实热证的见证,而不存在经表之邪。既属里实,治当攻下,下之则愈,宜大承气汤。但是,在泻下的时候要注意是否有经表邪气的存在。若有经邪未解者,不可下之太早,须待经邪解除后,即“过经乃可下之”。否则,下之过早,则表邪乘机内陷,从阳化热,使里实热益甚,则“语言必乱”。可以看出,这两种解释的角度虽有不同,但强调表邪不解者,不可下之过早的原则却是一致的。

上一章:任应秋·伤寒论第217条
下一章:胡希恕·伤寒论第217条
目录